扫一扫,关注我们
微信公众号:精诚机械
发布时间:2021-09-30 12:09:07 人气:12669 来源:
令蒋介石想不通的是,明明陕北、山东两个战场都打得有声有色,共军根据地越来越狭窄,却怎么突然来了个刘邓挺进大别山,把自己的布局全都搅乱了?
纵观1946年到1947年的国军战略,总体设计上没有大错。毕竟蒋介石手下的作战筹划方面的人才,大多都有黄埔军校或西方留学的经历。
初的全面进攻失败后,高层立即发现了兵力分散、急于求成的失误,改为重点进攻陕甘宁和山东两大解放区。
重点进攻这两个解放区,军奉行了占领地盘与主力决战并重的策略。一直试图寻找华野和西野主力决战,孟良崮战役其实就是双方主力对决中的一场硬仗。
陕甘宁解放区的面积被极大压缩。虽然我们对外宣传,丢下延安等城市的包袱,让敌人背上去。但这相当程度上只是自壮声势,坚定广大军民的决心。
西野兵力在四大野战军中一直弱,初只有六七万人,即使青化砭、羊马河、蟠龙镇大捷后,也不过十几万人,为什么?就是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根据地支撑,扩不起军队。
胡宗南占领延安后,像疯子一样四处破坏陕甘宁边区,被军破坏过的县份高达90%,据统计,内战之初,陕甘宁边区我党控制的人口有150余万。至1947年6月,只剩90余万。
这90余万人民群众,负担已经到了极限。中农、富农、地主的公粮负担,分别占自己收入的30%、40%、50%。农民自己剩下的粮食,只能维持基本生活和来年耕种。
连、周恩来、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,都经常吃不饱饭。彭德怀率西野将士浴血奋战,竟然连粮食都征不到,夏秋季节,手里有钱也买不到粮,有的部队不得不去买群众尚未成熟的玉米,连叶子、杆子都一起吃了。
陕甘宁局势危险的时候,曾有人建议,赶紧把陈赓兵团调到陕北,配合彭德怀打击胡宗南部队。陈赓兵团都已经做好了开拔的准,紧急叫停,令其调头南下,去配合刘邓大军南进大别山。
说,陕甘宁90万人民群众,养活9万军政人员已经负担不起,陈赓兵团8万人过来吃什么?
那个年代的革命精神,真不是说着玩儿的,们的人民情怀是实打实的,关键时刻老百姓命运的优先级不比革命军队低。在这一点上,甩开十万八千里。
那里是山东为贫瘠的地区,人力物力本就缺乏。粟裕虽然打了几个大胜仗,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粉碎军的进攻态势。
津浦路、胶济路还控制在军手中,军还可以自由出入沂蒙山区,临朐战役李弥率一个整编师如入无人之境。临朐是什么地方,那可是沂蒙山区的腹心之地。山东解放区整体上丢掉了一半还多。
这些战果,国共双方都很清楚,所以中共中央坚决要实行外线进攻,减轻对解放区的压迫与破坏。
截止国军进占延安,突入沂蒙山腹地,哪怕是丢掉了整编74师,蒋介石的战略都是对的。
但就在战争进入纵深阶段,当中共使出惊天一手,让兵力雄厚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外线出击时,蒋介石懵了,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。
中央曾经作出两项外线出击的决策,一是派华野渡江,到、浙江敌后开创解放区,釜底抽薪,直接威胁国统区心脏区域。二是派晋冀鲁豫野战军(也就是刘邓所部),向武汉方向推进。
在敌后开创根据地,其实是师法抗战时的敌后策略。但今时不同往日,在日寇占领区开辟敌后根据地,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,敌占区人民群众全体无条件支持我们,人力物力情报支持源源不断,以有源之水对无根之木,就算进程有曲折,结果毫无疑问是光明的。
但解放战争时期,这一招看起来有点危险。贸然进军江南,江南情况不明,统治甚为稳固,如果我们短时间内扎不住根,反而会极大削弱主力野战军。
陈粟、刘邓都上书建议暂缓南进,提出应当有依托地逐步南进。中央一贯非常重视前线方面军统帅的意见,也就同意了。
然而到了1947年6月,为何从中央都刘邓大军都急剧改变初衷,千里挺进大别山了呢?
、蒋介石的懵,就懵在这一点,这也是军40万大军始终堵不住刘邓14万人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1947年国共对峙的根本意义,在于争夺解放区。解放军在军事上能挡得住军疯狂进攻,但毕竟总实力弱,无法守护全部解放区,所以一边打着胜仗,一边不断丢失根据地。
上文我们为什么要提孟良崮战役?孟良崮战役是辉煌的战术胜利,但没能从战略上逆转国军逐步蚕食解放区的劣势。
夺占解放区后,军执行的策略简单粗暴,对倾向革命的老百姓一味破坏,一味靠兵威镇慑,而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巩固占领区,建立的政党和政府组织。久为老百姓唾弃的还乡团,就是这种形势下产生的。统治地方,惯于依靠乡绅地主,而没有争取广大人民主体。
所以虽然占了大片解放区,却没有改善人民生存,土地依旧被地主豪强控制,老百姓对统治的怨恨仍在,这些解放区就不能转化为的势力基本盘。
这些教训,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才线年他拥有优势时,他是不屑于去总结吸取的。
刘邓的真实意图在于,拼着把为强大的野战军消耗掉一大部分,吸引国军主力南下,从而减轻陕北、山东两大解放区的压力,争取夺回土地,夺回人民,恢复解放区的造血能力。
如果,假设(当然历史没有假设,但允许我们依据史实作基本推理),蒋介石看透中共的根本意图,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?
,大胆放刘邓南下,让白崇禧在武汉对付。以大胆对大胆,在大别山对耗,看谁能耗过谁。只要国军主力依旧在山东、陕北,那么刘邓南下就失去了意义。
更二,加紧对陕甘宁边区、沂蒙山区的压迫,使之转化为稳固的国统区,断绝两大区解放军的供应基础,重点进攻的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。
可惜的是,蒋介石没有认准形势的关键,刘邓奇兵一出,重点进攻的大阵,一下就乱了。
军主力进攻方向变了。蒋介石害怕刘邓大军一路南进,除了调白崇禧指挥华中部队进行堵截,还把山东战场的主力师不断西调,企图南北夹击。被调走的山东主力师相继有整编更九师、十一师(胡琏)、二十五师(黄百韬)、二十六师、二十八师,共约10余万人。其中胡琏师、黄百韬师都是山东战场的核心主力,他们从山东撤出,极大减轻了华野的压力。
军山东、西北的机动兵团加入中原大追击,再加上白崇禧指挥的华中和江南兵力,投入中原战场的军达40余万人。
本来是国共在军事、政治两个层面的综合对决,却硬生生被短视的蒋介石,简单化为军事对决。军的重点进攻,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消解了。
一到军事层面,军的短板暴露得更加明显。的长处就在于机变百出,善用奇谋,军中无人是其敌手。现在打定主意要狂飙突进,有谁能追得上!
刘邓大军鏖战鲁西南羊山集,全歼整编六十六师,生俘师长宋瑞珂。这场大战打了二十多天,几乎要耽误大军南下。在战役紧要关头,中央屡屡发电来催,要刘邓不必执着于全歼,把注意力放在南进。兀自气定神闲,坚持吃掉宋瑞珂师后再南下。
蒋介石也迷茫了,打一个小小羊山集,居然舍得花二十多天,难道他要变招,不走了?蒋介石和前线总指挥顾祝同一时间懵然,不知道到底要往哪里去。
令双方高层都蒙头转向的,打下羊山集后,不顾两个主力纵队伤亡较大、部队十分疲惫的情况,下令全军取消休整,迅速南进,一头扎进黄泛区,取捷径冲向豫南大别山。
所谓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,线月,刘邓大军用了二十多天时间,强行跨越泥泞不堪的黄泛区,一路不断丢弃重武器,奇迹般地冲过淮河。白崇禧指挥张淦兵团一路急追,居然没追上。
张淦事后回忆说,就在我们马上在淮河岸边追上时,淮河突然涨水,把我兵团一个整编师隔在河对岸,眼睁睁看着扬长而去。这难道不是天意!
而一过淮河,大别山区地势不平,不利于重兵集团快速展开,军就再也无法迅速抓住刘邓大军了。
南进的同时,陈赓兵团和华野西兵团也接连在豫西、豫东大打出手,军东西两线左支右绌,原本简明的陕北、山东重点进攻形势,被搅成一团乱局。
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,速度上固然大占优势,但要看到,这种优势是刘邓大军放弃根据地、放弃重武器,付出重大代价后换来的。
胜利抵达大别山是步,在大别山扎下根,进一步威胁武汉、南京,才是挺进大别山的目的。
白崇禧的桂军部队能打硬仗,白崇禧本人精于算计,善于纠缠,可以说对灵活机动的指挥风格,正好构成克制。
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后,只在张家店、高家铺两仗中,取得了歼灭国军整编师旅级别的胜利,其他时间一直被国军赶的到处跑。
1947年11月,刘邓大军虽然不断把主力部队拆散,放到地方区县开辟根据地,却仍然无法在大别山区稳定地扎下来。
刘邓被迫转出大别山,向更南的地方转进,在江汉平原开辟根据地,把战线进一步压向国统区。
这一招也不是很管用。越是往南,与白崇禧的指挥中心越近,仗越是难打,根据地越不好创建。
白崇禧指挥作战非常注重吸取教训,防范被分割围歼,主力部队始终保持密集靠拢态势,刘邓大军找不到歼敌的机会,活动范围被压缩的越来越小。
万般无奈,1947年12月,、决定分兵,率3个纵队留在大别山区继续坚持苦战,牵制国军部队,率另3个纵队转到外线,向淮河以北的豫南、皖西转移。
为了改善刘邓的状况,中央严令陈赓、粟裕向中原施加压力,诱使白崇禧抽兵北上。可白崇禧不为所动,持续对大别山施压,企图尽快消灭刘邓主力。
带3个纵队在大别山,主力纵队一分再分,有时带着前进指挥所,身边只有几千人的部队,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,拼死和军周旋。
方面的统帅身边只剩千把人,即使是抗战危险关头,也不过如此。可以想见刘邓大军的困难程度。然而刘邓谁也没有怨言,正率领中央机关,亲自当诱饵和胡宗南周旋,和刘勘的部队,近时就差一个山头。
战至1948年2月,刘邓更长见局面始终无法改变,向中央提出转出大别山的请求。
中央完全同意刘邓转兵回豫西、淮北的请求,但仍询问刘邓,能否留两个主力纵队在大别山坚持战斗,刘邓(主要是)则说明情况,大别山区已被的保甲制度——说白了就是白崇禧的策略——严密封锁,大军无法稳定地建立根据地。中央也就同意了刘邓所请,批准大军全部撤出,回到淮河以北作战。
面对危局时,、两位更长都应对得很有力很准确,即使是部队非常危险时,仍能保持野战军主力不散,其意志之坚定、眼界之宏远、担当之强力,在当时的军中无与伦比。
刘邓大军付出的牺牲是巨大的。1947年8月从鲁西南出发时,刘邓大军约12.4万人,至1948年3月28日撤出大别山,主力部队只剩5. 8万人。减员之数,有留在地方开辟根据地的(这一项占绝大多数),有战斗伤亡的,也有中途逃亡的。
重武器方面,只剩1518挺机枪,23门山炮,74门迫击炮,2门重迫击炮。
可以说,刘邓大军元气大伤。后来中野部队参与淮海战役,虽然人数有所恢复,但实力仍然极弱,说,打黄维兵团是瘦狗屙硬屎。可谓形象之极。
刘邓大军虽然牺牲非常大,但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自此而始。陕北、山东压力骤减,军进攻方向混乱,真正的转机,在刘邓大军尚且苦战于大别山时,就开始了。
相对于刘邓的沉稳担当有大局观,华野粟裕在战略上略显不足。坊间传言,元帅是军神,粟裕大将是战神。某种程度上倒也有几分道理。论大局观,开国诸将帅确实有阶梯差距。
1947年7月,华野奉中央之命开始执行分兵战略,这就是华野战史上的“七月分兵”。华野一路攻鲁南,一路在河南,一路在鲁中,企图分散山东战场国军主力。
但由于战略层面的筹划欠缺,犯了主观上的乐观主义,不仅没扯散敌人主力,反而一连打了几场啃硬核桃之仗(临朐南麻战役),吃了不小的亏。
幸好,粟裕反应得非常快,随着刘邓逐步南进,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央大棋局的意图,很快理清了华野下一步的进攻重点。
粟裕果断放弃了在鲁中沂蒙山区决胜的既定战略,把用兵方向改到鲁西南、豫东,并进而改变中央既定的分兵战术,把一分为三的主力部队,重新集结起来,向鲁西南、豫东方向集中用兵。
战役层面,可以说放眼天下,无人是粟裕的对手。一旦粟裕集中兵力要打某一个地方,哪个地方的国军就要颤抖。
粟裕先是率主力狂奔至鲁西南,在郓城沙土集全歼敌一个整师,而后转兵进入豫东,弃山东国军主力于不顾,一头杀进豫东。
如果放任陈赓、粟裕两头猛虎进入中原,再有豫南策应,河南将会悉数落入中共之手。白崇禧在大别山坐得住,蒋介石可坐不住。1946年六路围攻河南,是军全面进攻的胜利。得中原者得天下,肥沃的河南大地,怎能拱手再交出去!
粟裕在开封、商丘、永城一带打得翻天覆地,区寿年兵团被全歼,邱清泉率更五军东奔西走,始终抓不住粟裕的主力。黄百韬二十五师被蒋介石从大别山强行抽到北线,又差点在帝丘店被粟裕包了饺子。
至此,军用于重点进攻的主力,被解放军彻底扯散扯乱,不复进攻之初的阵型。
1947年,蒋介石始终没弄明白,一度形势大好的重点进攻,怎么稀里糊涂地就被解放军化解了。这一年被称作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之年,同时也是蒋家王朝的至暗之年。
至今有些人还着眼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受损失之大,质疑挺进大别山的积极意义。
战争从来不是单纯论军事得失,而要看综合局面的转化。刘邓挺进大别山,并非孤立行动,而是与陈赓、粟裕整体挺进中原、打破军重点进攻局势,相互呼应、相互配合的军事行动,更是为陕北、山东解放区争取生取空间的政治运筹。
若是按照网上那些不负责任的观点讲,刘邓大军留在晋冀鲁豫,陈赓集团留在晋南,华野留在山东,和军拼消耗,可以肯定地讲,在敌我总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,山东、晋冀鲁豫两大战略区,极有可能被继续压缩,陕甘宁边区甚至有可能崩溃。
1948年年初,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大势布成后,山东战场几乎不战而胜,华野没费几个月的功夫,便将军基本驱逐出山东,短短时间内出现了战略决胜的契机。
以上信息由江阴市精诚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整理编辑,了解更多分散机,分散釜,砂磨机,真空分散机,高粘度搅拌机,双行星搅拌机,卧式砂磨机,高粘度搅拌釜信息请访问http://www.jchgjx.com/